存糧如存金 科學儲糧更安心
陶芊 程陽
“去年村集體發給我們種糧戶兩個鋼棧子,解決我們‘地趴糧’的問題。”看著聳立在院子里的兩座儲糧“神器”,突泉縣突泉鎮新生村村民徐成彥的笑容就像這春天里的太陽一樣燦爛。
在突泉縣突泉鎮新生村徐成彥家的院子里,有2座用鋼管和鐵絲網搭建的“樓房”,里面“住”著1萬斤的玉米。這座距離地面0.3米,高1.8米的“玉米樓”是徐成彥家的儲糧“神器”,它讓“地趴糧”,實現了顆粒歸倉。
“玉米上樓,賣糧不愁”,是農民口中的一句順口溜。過去由于儲糧條件有限,很多農民把玉米堆放在地上,俗稱“地趴糧”,簡陋的儲糧條件造成不少玉米因霉變等原因而損耗。
“自從有了這兩個‘大家伙’,院子干凈了,還不占地方,糧食得到了有效的通風,不容易發霉生蟲,這樣不僅減少了糧食損耗,也相當于增產增收了。”徐成彥說。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為了充分調動農戶科學儲糧的積極性,2022年秋天,突泉鎮新生村村委會購置了30余套鋼結構棧子,提供給積極性較高的種植戶免費使用,不斷提高農戶儲糧水平,增強農戶防范化解儲糧風險的能力。
糧食要種得好,還要儲得好、賣得好。除了村集體發力以外,突泉縣還大力推廣“存糧在庫”模式,鼓勵信譽良好、有規模的糧食收儲企業參與到農戶科學儲糧的任務中,推進糧庫與種糧大戶、農戶、專業合作社合作,解決糧食產量多、儲存難問題,減少中間環節損失,實現由“存糧在家”到“存糧在庫”的轉變。
科學儲糧是儲糧方式的一個大轉變,對于農戶來說,改變思路、改變認知是最根本的事情。近年來,突泉縣堅持不懈推進農戶科學儲糧,加強種糧大戶、專業合作社等科學儲糧技術培訓和服務,有針對性地解決“地趴糧”問題。
突泉縣水泉鎮聯合村村民劉方彬聽說金利糧食貿易有限公司可以“糧食代存”后,便將自家的玉米打包送到了企業進行代存。
劉方彬家去年種了300畝玉米,以前玉米成熟后都是自己用收割機收割,再拉到院子里地趴存放,之后聯系經紀人進行銷售,流程多、損耗也多。
“現在不一樣了,我把糧食都放在金利糧貿代存代管,這樣既保證了品質,又解決了自己勞動力不足的問題。”劉方彬說。
近年來,隨著現代農業的快速發展,突泉縣不斷推進糧食產后“優糧優儲”問題,強化農企對接,讓農戶逐漸從“分散式儲糧”向“集中式儲糧”轉變。
金利糧食貿易有限公司占地面積23萬平方米,平房倉10棟,倉容23萬噸,日烘干能力1300噸,儲糧倉庫具備機械通風、電子檢溫、保溫隔熱、防潮防漏的作用。針對農戶庭院無處存放,個人投入大、勞動力不足等問題,金利糧貿充分利用“五代服務”,為農戶提供代清理、代烘干、代儲存、代加工、代銷售服務,促進糧食提檔升級,幫助農戶實現糧食賣好價、減損耗,解決了農民儲糧愁的難題,起到了“領頭羊”的作用。
據了解,2022年,突泉縣科學儲糧58.87萬噸。其中,立體儲糧 32.5萬噸、“糧食代存”5.2萬噸、銷售入庫數量20萬噸、糧食產后服務中心的儲糧數量1.1萬噸,完成率達到了全縣總產量的56.41%。
科學儲糧,綠色儲糧,突泉縣將組織各村因地制宜、因戶施策、科學合理地引導廣大群眾科學儲糧,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牢牢握住百姓的糧食質量關,守護好來之不易的豐收成果,讓全縣綠色儲糧事業穩扎穩打。
編輯:楊光